追问新知 | 挣脱锁链之后,她们将面对什么?
“17岁的乔伊被一个叫老尼克的男人拐骗绑架,之后她被囚禁在一个狭小逼仄的房间长达七年之久。在此期间乔伊遭到老尼克的强奸,并生下儿子杰克。为了让杰克健康成长,乔伊编造了一系列童话故事,告诉杰克整个世界就是房间的大小。杰克渐渐长大,乔伊意识到这样编造故事不是长久之计,她必须带着孩子逃离这个房间。一系列惊心动魄的策划与行动之后,母子俩终于逃出生天……”
《房间》是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而类似的事情在世界各地都在发生着。拐卖、绑架、囚禁以及强奸,遭遇了这些虐待的女孩中,有一部分“幸运”的受害者得到了解救,重新回到了现实世界。然而,故事结束了吗?
远远没有。
经历多年的囚禁与虐待,这些复杂的极端生活事件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生活中不可承受之重。这些事件所带来的创伤,随着受害者逃离出有形的桎梏之后,并不会与日消散,而是像潮水般一波一波袭来,不断地涌现。因为与生理上的囚禁相比,精神上的“囚笼”同样可怕。
创伤—心理上的“锁链”
提及创伤,我们可能会首先想起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对严重社会事件的持续关注与传播,以及一些名人的亲身经历,大众对于PTSD越来越熟悉。简单来说,PTSD为严重的创伤性事件后出现的强烈的不愉快的功能障碍反应。在PTSD中,创伤性事件通常是指在短时间内发生的单一事件,如战争、自然灾害、交通事故以及性侵犯等。PTSD患者的核心症状包括过去创伤事件的侵入性思维,即反复体验过去受到的伤害、逃避与创伤相关的刺激物、警觉性增高等。
▷PTSD产生情绪障碍,图片来源:Makenzie Rae
我们对于PTSD的理解已经走了很长一段路,从最初对女性强奸幸存者贴上“歇斯底里”(hysteria)的标签,到正视世界大战后出现焦虑障碍的老兵,我们知道创伤不会随着事件的结束而消失,而是会对我们的精神健康划上一道难以愈合的伤口。
随着对创伤的深入研究,研究人员的焦点渐渐从一过性的创伤所造成的PTSD,转到了现实生活中更为常见的长期、慢性创伤。这些持续且反复出现的创伤事件过后,比如囚禁、长期性侵或虐待,个体受到的影响容易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周遭人士的漠视而隐蔽,难以被他人知晓。然而近些年的研究发现,长期重复性的创伤事件对个体的影响与短时间内单一创伤事件所带来的影响有显著性的不同,它所带来的的伤害可能超出我们的想象。
由此,2018年由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中,医学专家将由长期、慢性的创伤发展而来的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omplex PTSD,CPTSD)作为一种独立的精神障碍首次被提出。
面对“复杂”的创伤
回到前述的电影《房间》,当母子两人终于逃出了囚禁他们七年的房间之后,我们会发现真正的故事才刚刚开始。逃出生天的乔伊处在一种极易受伤的状态之中,她很难与亲人、曾经的朋友交流与沟通。她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经常处于易怒状态,无法控制地对身边的人产生怨恨。她的认知与行为也受到了影响,加之外界对她创伤经历的质疑与不理解,她甚至尝试用自杀来结束这一切。
与乔伊一样,受害者逃离出长期折磨她们的,如“房间”般的创伤事件之后,还将面临CPTSD这个“心牢”。与PTSD的核心症状有诸多相似,CPTSD也存在侵入性回忆、回避创伤相关的事物以及过度警觉的症状。同时,CPTSD还有一些特殊症状,其中有三个重要的特征普遍存在于CPTSD。其一,情绪调节受损,如暴怒、麻木、无法让自己平静下来等;其二,负面的自我概念,他们会认为自己毫无价值并有挫败感,他们更容易感到无助,容易有羞愧感;其三,人际关系困难,他们很难与人建立关系,逃避与人交流,难以信任他人。这三种核心症状都可归为“自我组织障碍”(disturbance in self-organization)。
▷长期的创伤会让人产生类似“这个世界抛弃了我”的感觉,图片来源:Sophie Fontaine SoWiL(d)
CPTSD对身心健康的影响远不止这些。流行病学调查发现,CPTSD患者常有精神障碍共病(comorbidity),其中约50%的患者存在至少3种精神障碍,最常见的是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和物质滥用。CPTSD患者发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或代谢系统疾病的概率远远大于普通人群,包括心肌梗死或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此外,对应激相关障碍患者的研究发现,创伤后应激障碍可能会加速产生衰老的生物标志物,增加罹患痴呆相关疾病的风险,甚至还会增加早期死亡的概率。
打开“心门”,疗愈创伤
CPTSD由多种且多样的症状组成,复杂的创伤意味着与PTSD相比,它的治疗可能需要更多的干预以及更长的疗程。虽然PTSD有循证治疗方法,可以遵循其标准,但各国的医学专家建议对待CPTSD的治疗,应该根据个体的独特经历,建立个性化治疗方案。有证据表明,分阶段的治疗方法更适合CPTSD的治疗。
目前常用的心理疗法包括认知行为治疗(CBT)结合眼动脱敏再处理(EMDR)。在CBT治疗中,心理治疗师会将重点放在识别并引导患者修改自己对当前威胁的错误高估,比如患者认为自己离开家一定会受到攻击,治疗师需要帮助他们重新评估受到外界伤害的可能。治疗师还会帮助患者改正他们的信念,帮助患者正确认识他们在创伤期间的行为,帮助患者处理羞耻和内疚感。这些认知重构过程重点在于解决有关创伤事件的适应不良性观念,以及创伤事件对患者生活的影响。
EMDR疗法则是一种以创伤为中心的标准化程序。简单来说,EMDR通过对患者负性情绪的脱敏、相关认知的重新建构、降低其过度警觉性,让患者的创伤记忆得到适应性的处理。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引导患者将注意力集中在引起痛苦情绪的信息上,与此同时让患者的注意力集中在外界刺激,一般为双边注意力刺激,如眼动或其他双侧身体刺激。然后,治疗师会专注于增强对于替换负性情绪的积极认知的强度,伴随双侧刺激,患者的负性情感会越来越模糊,而积极的认知会越来越清晰,“置入”脑中。患者会将这两种刺激联系起来,产生短期且频繁的新的联系,从而减轻痛苦的情感。
值得注意的是,与PTSD患者不同,CPTSD患者往往存在无法信任他人的情况。此外,在治疗过程中,CPTSD患者还可能出现解离症状,比如对当前环境的意识丧失。因此,治疗师也会根据个体的不同,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如延长认知行为疗法的阶段或是在以创伤为中心治疗之前增加心理稳定阶段,让患者感到安全与稳定等。
▷Hold On Hope,图片来源:Susanna Scaffidi
我们无法对失去生活的人说世界很美好,因为她们曾直面人性的丑恶。轻描淡写地让受害者坚强生活,就像是脆弱的人类不愿意面对社会的丑陋之面一般。解开锁链,逃出桎梏,她们的身体顽强地挣脱了经年累月的折磨,那解离的心灵应该如何重构呢?或许我们每个人对创伤的关注、社会机构的关心以及医疗的关怀可以帮助她们走出“房间”,走向属于自己的世界。法律可以还给她们应有的正义与自由,我们同样可以擦干她们的眼泪。
“门敞开了,房间就不再是房间了”,这个世界不会不要你,它会为你打开一扇门。
作者:Jiahui
编辑:Lixia, EY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1. Brewin, Chris R. "Complex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 new diagnosis in ICD-11." BJPsych Advances 26.3 (2020): 145-152.
2. Bisson, Jonathan I., et al.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Bmj 351 (2015).
3. Cloitre, Marylène. "ICD-11 complex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Simplifying diagnosis in trauma populations." 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216.3 (2020): 129-131.
4. Mahoney, Adam, Thanos Karatzias, and Paul Hutt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group treatments for adults with symptoms associated with complex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243 (2019): 305-321.
5. Sareen, Jitender.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n adults: Epidemiology, pathophysiology,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course, assessment, and diagnosis." Up to date [online] (2018).
推荐阅读
追问互动
○ 如果您对本期内容有进一步想要追问的问题或者讨论的内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者加入我们的社群参与互动,添加小助手微信questionlab即可申请进群。